学校首页

[江苏工人报]双元制+职工发展体系”叠加赋能——博世常州公司产改纪事

发布时间:2021-03-10 点击数:

摘自2021年3月10日[江苏工人报]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探索产教融合试点,打通职工成长通道,健全薪酬体系,多举措激励培养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这是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常州分公司产改试点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博世常州公司记者看到,车间内整洁有序,各种标志标线醒目、规范,生产秩序有条不紊,流水线上员工工作娴熟中带着干劲。来自河南的马振杰2017年7月入职,2018年10月当上了“领班”。他说:“这个岗位是自荐得来的。在这里,员工的成长与发展除了上级提拔,只要你有足够的底气与技能就可以自己选择发展路线。”

类似马振杰这样靠自荐提拔的不在少数。在公司1300多员工中,一线员工有1100人,实行的是“上4天休2天”三班制两班倒工作机制。马振杰告诉记者,这种工作节奏,能让一线员工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创新。“一些小改革小发明都是从实际生产中得来的。”马振杰说。

“公司为所有新进员工提供体系化培训方案,让他们能适应生产岗位,快速成长。这种方式是引入‘德企’模式来推广的,每个岗位的职级与薪酬都是相对等、相匹配的。”据博世常州公司生产总监张忠平介绍,在生产一线,各个部门都设置了10-20%岗位培训员,并对每个员工制订周密培训计划,通过科学教授,精准提升员工的操作技能。“公司还制定了AE-CN岗位培训员管理流程,让一线优秀员工更好地展现自我、发挥特长。”张忠平说,所有岗位培训员都是通过筛选、认证、考核等步骤选定的,其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质量意识、岗位技能知识和一体机使用熟练度等五个方面评分都需达到十颗星。截至目前,博世常州公司现有兼职岗位培训员144人,被培训的员工近5000人次。

此外,博世借鉴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员工的培养,并引入德国外教、教材、教法和评价体系,接轨国际一流前沿技术技能。来自徐州的阚言久就是其中一员。

阚言久是2017年通过“双元制”教学培养机制,2020年7月入职博世的新员工。他告诉记者,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博世汽车是产教融合一体化办学的学校,他通过层层选拔后才有机会入职博世。“我们职校生的强项是动手能力。在学校学理论,到企业练技能,再加上培训师的专业指导,我们能快速适应现在的生产节奏。”

记者从博世常州公司“一线菁英计划”中看到,目标对象是一线员工,设有管理路线和技术路线两条职业发展路径,对成功进入项目中的员工还提供定制化培训,助力成为优秀的班组长或技术员。博世常州公司部门经理钱佳来说:“一线菁英计划属高效精准的测评体系,是基于未来2年一线人才需求量来制订的,既为企业建立一线人才库,也确保员工在产业转型升级中保持市场竞争力,实现职业发展。”

据统计,博世常州公司自2017年建厂至今已有201位蓝领员工提名参加该项目,其中65位员工通过测评。

“双元制+职工发展体系”叠加赋能行动,博世常州公司已实行本土化创新,与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每年招生15人左右,推行产教融合,并把3年学徒制升级为学徒“3+3”项目,精简原本“大而全”的教学内容,强化教学项目与实际工作的连接度,有针对性地为学徒持续充电,提升职业发展规划。

产教融合不仅为企业自身源源不断地培养实用性应用型人才,且主动开放培训中心,为全行业及产业培养人才,这种开门融合“产”“教”的做法是记者在采访中对该公司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记者从常州市发改委了解到,该市已形成市级产教融合企业培育库,积极培育省级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目前,已有170余家企业入库,恒立液压、新誉集团、中车戚墅堰所等13家企业今年成功入选省级产教融合企业培育库,入选企业数量居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