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常州第1升学]有意思!常州这所高校把思政课“搬”进了稻田

发布时间:2020-10-29 点击数:

摘自2020年 10月29日[常州第1升学]

上周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常信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为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思政课老师倪琳妍把课堂“搬”进稻田,近20名2019级学生深入田间进行劳动教育实践学习。

现场,同学们聆听《水稻的一生》专题讲座,在老师的带领下,体验割稻穗、打稻谷等农活,帮助参与稻田丰收季活动的小学生完成劳动任务。通过体验,同学们对劳动精神有了更深的感悟。

军工班2019级学生陈鹏飞

“一粥一饭来之不易,我感受到了劳动带来的愉悦。”

当天恰逢重阳节。劳动结束后,同学们在常金米业的协助下,将劳动累积所得的稻米兑换成等量的真空包装新米,送到常州市一加爱心社志愿者服务中心,将其捐献给社区的老人。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2019级学生胡懿

“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帮助到老人,完成了助老爱老的心愿,我充满了成就感。”

倪琳妍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负责人。她表示,此次现场教学活动是课程改革的一次尝试。据介绍,“大学生劳动教育体验”是常信院于本学期落实的“做强实践育人,打造十大品牌”书记项目之一。10月中旬,学校与江苏驻扎文化有限公司签订了实践教学基地共建协议,定期开展现场教学活动。截至目前,该项目已顺利开展了3次,并将在11月底迎来2020级部分新生,于周末分批进行体验。预计项目将惠及200人次学生。

“此次实践教学活动,让当代大学生亲身体验水稻种植,增强劳动意识,更加惜粮节粮。”倪琳妍说,在此过程中,大学生“牵手”小学生,互帮互助共同完成劳动任务,也为探索大中小学思政理论课一体化教学提供了新思路,同时提升了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意识。“我们在思政课程中引入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充分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主渠道、主课堂作用。”

为了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提升学生的思政课获得感,从2019年起,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课教研室积极尝试带领大学生走进电影院,观看主题教育影片,感悟中国精神;带领学生走进瞿秋白纪念馆、张太雷纪念馆,参与沉浸式情景剧演绎,缅怀革命先烈;周末大讲堂开展法律、传统文化系列讲座,增强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法律意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