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我校教师受邀出席全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论坛并作专题报告

发布时间:2025-08-28 点击数:

8月24日,由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主办的“新探索·新实践:第三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论坛”在线上举行,我校二位老师应邀参会,并从不同角度向全国高校同行展示“常信模式”的创新成果。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闫琳老师应邀参与圆桌论坛,并作题为《素质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专题报告。闫老师系统介绍了我校构建的“双路径四维课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必修+选修”“线上+线下”“课内+课外”双路径实现教育全覆盖,依托“网络知识课堂、心理微课堂、心理训练课堂、课外拓展课堂”四维载体,打造出“热身→体验→讨论→分享→总结”五步标准化体验式教学模式。彰显了我校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创新力与影响力。

我校数字创意学院陈维艳教师应邀在“‘五育促心育’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创新教学展示”环节做题为《心理画:看见自我之美—基于萨提亚模式的美育与心理结合》的课程展示,陈老师以“心理+艺术”为融合视角,围绕“课程实施效果”“课程整体设计”“课程教学实施”及“课程特色成果”四个维度,系统介绍了我校江苏省高校美育精品课程《心理画:看见自我之美》的建设历程与育人成效。课程以萨提亚模式“冰山理论”为基底,融入艺术治疗的“非评判性表达”原则,构建“课前—课中—课后”三段式教学模式,贯穿“知、情、意、行”四维目标,始终以促进学生自我觉察、情感升华与行为改变为核心,助力学生达成积极自信的人格成长。该课程是我校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人文素养美育领域的一次创新实践,充分展现了“以美育心、以心融美”的教育路径与显著成果。

本次论坛聚焦“AI时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汇集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百余所高校专家。论坛通过主旨报告、圆桌对话、课程案例展演等形式,为高校破解技术革新与人文关怀的共生命题提供理论坐标与实践路径,标志着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正式迈入智能化、精准化、融合化的新阶段。(文、摄/闫琳 审/徐畅 沈君 蒋艾)

相关照片: